芦根一钱 黑参一钱五分 黄连一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钱 黄芩一钱五 右为粗末,以水二盏,煎至一钱,食后,去渣温服。以其小而尖,故称目锐眦也。
[3]大针者,即古人之燔针也。溃后时出白浆,浮皮虽腐,肿痛仍前,不可用蚀药,只宜芙蓉叶、菊花叶各五钱,研末,大麦米饭拌均贴之,亦可止疼,或用豆腐渣蒸热捏作饼,贴之亦可。
内、【方歌】风疳证如风癣形,破流黄水痒微疼,由于风湿客谷道,【注】此证由风湿客于谷道而成。[2]其骨一名脊骨,一名膂骨,俗呼脊梁骨。
以上诸证,初起俱宜服蟾酥丸汗之;毒势不尽,情寒壮热仍作者,宜服五味消毒饮汗之。 [20]从瘈脉行耳后上间青络脉中,颅息穴也。
针七分,灸五壮,灸不及针。【注】[1]凡捻针时,虽一般在手,而指法不同,故功有两般也。
羚羊角一钱 元参一钱 地骨皮一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羌活 右为粗末,以水二盏,煎至一盏,食远温服。[3]百劳穴,主治满身发热,虚汗盗汗津津不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