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六、七日传经尽,当汗解之时,乃不得汗,反发热者,其差必迟。至启玄子,始于《素问》掇摭成卷,门分章析,引类注明,厥功亦伟矣。
藏结阴邪,白滑为顺,尚可温散;结胸阳邪,见此为逆,不堪攻下,故为难治。是知此方不止治停水小便不利之里,而犹解停水发热之表也。
盖水饮溢出于表,荣卫尽为之不利,必仿伤寒荣卫两伤之法,发汗以散其水,而后荣卫行,经脉通,则周身之水可消,必以小青龙汤为第一义,于此可类推矣。藏结之时时下利者,阴邪结于阴藏,而寒甚也。
当此之时,血若自下,下者自愈,若不自下,或下而未尽,则热与瘀血,下蓄膀胱,必少腹急结也。盖古经皆有法无方。